一、煤化工行业
煤化工是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行业,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煤焦化、煤电石、煤气化和煤液化四条产业链。其中煤焦化、煤电石、煤气化(合成氨制化肥)属于传统的煤化工产业。煤气化制醇醚燃料和煤制液化燃料属于现代煤化工领域,也即通常所说的“煤制油”。
(1)“煤制油”工艺技术
1、煤制油和石化制油的根本区别在于原料的不同。石化制油的原料是液态的原油,其工艺重点在于裂解过程。而煤制油的原料是固态的煤,其工艺重点在于气化过程。气化技术的发展由最早的鲁奇炉、德士古水煤浆炉、壳牌干煤粉炉以及西门子GSP气化技术,使煤的转化率大大提高,对煤质的要求大大降低,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工艺的稳定性和生产成本逐步趋于工业化、市场化、商业化。
2、“煤制油”的工艺方法:“煤制油”是以煤炭为原料,通过化学加工方法将固态的煤转化合成为液态的石油燃料产品,其工艺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。直接液化是把煤炭先磨成煤粉与溶剂配制成油煤浆,然后在高温、高压、加氢处理的条件下转化成油品。间接液化是先把煤炭在高温下气化,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处理合成油品。
不论是直接液化或间接液化制油,其共同的工艺特点都是:高温(350~
3、煤直接液化的工艺过程:按1926年由德国柏吉斯发明的高压加氢液化的方法。即把干燥的煤碳磨成粒度小于200目的细粉配成油-煤浆料,在
4、煤间接液化的工艺过程:按1923年由费、托两位科学家发明的F-T合
成法,先把煤块经干馏气化处理生成一氧化碳(CO)合成气,再采用南非Sasol的浆态床、流化床或壳牌Shell固定床进行加氢提质处理,将由煤气化产生的CO在250~350℃和20~30MPa压力下生成合成油或液体燃料-甲醇、二甲醚等。我国内蒙伊泰集团已成功的将煤间接液化工艺应用于工业生产。
(2)“煤制油”的经济对比
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,由于石油紧缺,德国首先开始研究煤制油技术,二战前德国就建成了17个工厂,生产过420多万吨汽柴油。到了40、50 年代,随着中东石油大开发,每桶2~10美元的低价石油大量充斥市场,这时再搞煤制油在经济上就很不合算,此时煤制油技术的进展受到影响。直到70年代中东战争爆发,产油大国实施石油禁运,此时油价被炒到每桶30多美元(相当现在的80美元),迫使美、日、德等发达缺油国又掀起了煤制油研发的高潮,纷纷投巨资研究、试验。当2007年~2008年国 际油价上涨至150多美元一桶时,美、日、德等国的工艺日趋成熟,中国的煤制油项目也应运而生了。南非是世界上典型的多煤少油国家,也是世界上“煤制油”技术发达的 国家。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,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运行“煤制油”工厂,其中的Sasol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出名的“煤制油”厂家。当前世界上直接液化工艺技术接近工业化的有:德国的JGOR工艺、美国的HTI工艺、日本的NEDOI工艺。已经成熟工业化运行的有:南非的Sasol固定床、流化床、浆态床工艺和壳牌(Shell)公司的固定床工艺。世界上间接液化工艺技术已经工业化的有:南非Sasol的费-托(F-T)工艺和壳牌(Shell)公司的固定床工艺。据专家测算,每五吨煤可以转化为一吨合成油,当世界原油价格在28 美元一桶时,“煤制油”从经济上比较合算。南非Sasol公司2006年进行测算,国际原油价格每桶45美元时,煤制油的毛利率约为40%。我国内蒙某煤化集团曾测算,其“煤制油”项目在国际油价22~30美元一桶时,仍有较强竞争力。山东某煤化集团预测,在国际油价不低于23美元一桶时“煤制油”就有竞争力。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部预测,未来20年内国际平均油价将保持在60美元一桶,前一段时间的国际油价长期维持在80多美元一桶的水平上,最近由于北非产油大国的政局动荡,原油价格又回升到每桶100美元以上,因此我国的“煤制油”项目在经济效益方面还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。
(3)我国“煤制油”行业的发展趋势
煤炭是中国的主要化石能源,也是许多重要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,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高速、持续发展,能源和化工产品出现较高的需求增长,煤化工在中国能源和化工领域占有重要地位。我国总的能源特征是“富煤、少油、有气”,其能源消费比例为煤炭占67.8%、石油占23.4%、天然气占2.5%、水电占5.4%、核能占0.83%。煤炭由于其储量大和价格稳定,成为我国动力生产的首选燃料。但中国的石油紧缺和油品消费增大的矛盾日渐突出,对进口的依赖越发严重。2009年5月国务院下发《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》中明确要求:积极引导煤化工行业健康发展,重点抓好煤制油、煤制烯烃、煤制天然气、煤制乙二醇和煤制二甲醚等五类示范工程。在未来的几年里,国家逾投资上万亿元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,到2020年中国的煤制油能力将达到年产5000万吨,届时15家具有商业规模的煤液化工厂的总产量将可以替代2020年中国石油总进口量的15%,大大缓解国家对进口原油依赖的压力。煤直接液化、间接液化的产品以汽油、柴油、航空煤油以及烯烃为主,产品市场潜力巨大、工艺技术创新的集中度高,是中国新兴煤化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。
(4)“煤制油”行业用阀门特点
“煤制油”行业的生产设备主要是由反应炉的塔器、罐釜和管道组成的系统装置,阀门是其中重要的控制设备。通用的闸、截、止、球、蝶阀自然是必不可少。但由于其核心装置的阀门需要承受工艺条件具有:高温(可达
多用于要求高、易燃易爆的加氢装置高温部位管道2、 对分式金属密封球阀:这种阀门是采用以球杆中心线对分阀体的固定球硬密封球阀,球杆为同轴度高的连体轴结构。本阀具有耐高温、双面密封、结构刚性好、密封性能可靠。由于对分两阀体填料部位结合面密封结构的限制,多用于中压级别管道、扭矩较小的料斗、反应釜的灰渣泄流部位,作为锁渣阀、锁灰阀、锁斗阀等。3、金属密封偏心半球阀:球体采用具有径向偏心结构的铸造半球形式,可有V形缺口,密封部位是环形的球面。阀杆与球体上部采用受力均匀、对中性良好的尖齿花键配合连接,球体下部与底盖轴套定心。由于本阀可以耐高温、单面密封性能好、启闭灵活、密封副脱开后避免密封面之间的磨损,延长了使用寿命。多用在需要进行调节和关闭的灰渣、浆料介质管道上